曾谊辉 湖南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
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高职教育,高职教育规模在职教体系中约占25%,所培养的人才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。由于日本从业人员价值观的转化和企业环境的巨大变化,以及日本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显示出的泡沫经济、企业空洞化现象等诸多原因.导致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。有鉴于此,日本正从根本上重新认识和评价高职教育,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改革。
--向纵深发展,设立高职研究生院。
日本政府1992年提出"科技立国"的战略,加强有独创性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,企业也因此更加需要具有创造性的高级职业人才。在这种形势下,日本教育部开设了高职研究生院,一是为原有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深造机会;二是为在职或脱产人员攻读硕土和博士学位创造条件。高职研究生院办学体制上灵活多变,重视交叉学科、集成学科的建设,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。高职研究生对生产实践中的科研问题比较感兴趣,易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。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成为日本学术研究和企业技术开发的骨干。
--注重"产学研"合作,推行"实习生制"。
日本高职重视与企业展开积极、广泛的合作与联携,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,倡导实施"实习生制",即扩大学生在校期间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就业体验机会,创建产学联携教育的新体制。实习生制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,使学生积累了在企业工作的经验,并接触了所学专业的高新技术知识,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,增加了职业适应性。目前实习生制已成为日本职业教育的典型形式。学生可利用在企业中取得的研究成果申报硕士或博士学位,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。与此同时,企业也在与高等院校联携过程中进行了技术交流。
--向终身教育模式转化。
日本的高职教育以终身教育为突破方向,实现由终结型教育模式向终身教育模式的转化。日本的终身教育机构一是在职或脱产人员就渎的高职研究生院,二是以成人为教育对象的高等技术专科学校。企业重视员工终身职业能力开发的教育,有些大企业根据自己的人才需要开设了专门的成人高职培训学校,有些企业实施"能力开发补助金"等制度来支持员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。"终身学习"已成为日本发展高等职教的指导思想。